Search

【如果病好了,你想做些什麼?】

________________
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如果病好了,你想做些什麼?】

________________

教我如何治療疼痛的一位老師王偉全醫師(長安醫院復健科主任),在治療疼痛的患者-尤其是纏綿難癒的患者時-常常會在每次治療的尾聲問一句:「如果病好了,你想做些什麼?」

我思來想去,總算琢磨出些心得:
「不想被病痛折磨」與「想痊癒」看似是同一件事,但其實是兩回事。

前者是「志在不輸」, 所以治療到不痛、或比較能接受的疼痛程度,可能就難以再堅持治療或維持生活習慣,容易反覆疼痛。或是轉為依賴症狀控制的療法,比如服用止痛消炎藥就草草帶過。

「想痊癒」的患者是「志在贏」,能夠有明確的生活目標,在身體改善了之後,想利用這副軀體讓自己與身邊人的生活更好。

有位婆婆左膝退化性關節炎治療好久了,經歷過電療、針灸、打prp、到後來面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前一刻來到我面前。

原本以為掛了好久才掛到號的婆婆會很期待治療,但婆婆卻說:「老了,不中用了,連開刀都不想開,別浪費時間。」

我靜靜看着婆婆無精打采的面容,心裡閃過一些畫面:她一開始或許也很積極地治療,希望腳能趕快好起來四處走走,不過在康復路上一再地出現挫折而對治療失去信心,更對兒女帶她奔走與花費感到不捨,逐漸找不到治療的動力。

「除了會痛之外,為什麼這個膝蓋這麼困擾婆婆啊?」我關心地問。

「啊……就沒辦法走久啊。」婆婆愣住好像我問了一個廢話。

「嗯嗯,如果可以讓妳走久的話,妳最想做甚麼?」

「我最想帶我小孫子去迪士尼樂園玩。」婆婆講起小孫子時,晦黯的面容突然漾起了光芒,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小孫子如何跟她撒嬌,喜歡吃奶奶做的什麼菜,喜歡跟狗狗玩……

「原來婆婆的spark是小孫子啊!」我心想。
於是我跟婆婆約好我會全力以赴處理,但婆婆也要一起加油。

婆婆的膝蓋傷勢很複雜,跟硬體筋膜有關,跟腰椎退化有關,也跟軟體有關,腸胃不好也影響膝蓋的復原。

這麼大的工程,如果短期看不到這個承諾兌現,婆婆也會失去這個spark的。

「現在疫情也不能出國,我們先設定一個小目標,半個月內妳先進步到能帶小孫子去公園玩。」我斟酌了可能的進度,跟婆婆約好這個目標。

正所謂「小目標小贏」,把目標切割成一段段地比較容易達到。

婆婆也很努力地治療與復健,從帶孫子去公園玩、進步到去台北動物園玩。過年時更進步到帶小孫子回台南老家看看奶奶年輕時怎麼活的,婆婆講起這件事時,充滿幸福與信心。

我一直相信醫學是讓生活更美好的工具,而不是為了健康而犧牲生活。

當我們為了維持健康卻忘了所為何事時,這種健康不免乏味且缺少動力。

真正能讓患者追求健康的,並不是醫師或家屬的耳提面命,而是患者自己對幸福生活的追求。

你呢?如果重獲健康了,你最想做些甚麼?

--------

今晚21:30
● 用錯筋膜槍!猶如在身體開槍?|診邊小知識
附上快速連結:
https://bit.ly/3bkI7bg

--------

●YouTube快速訂閱:
https://reurl.cc/r8g9Nb

●IG快速追蹤: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min_shih

●生氣茶相關資訊:
bit.ly/3c0u21Ob

#結構治療 #退化性關節炎 #針灸 #電療 #痊癒
#診邊故事 #中醫 #黃獻銘
#中西醫師黃獻銘 #阿銘師鍼還傳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學貫中西醫的人體結構技師,認為治癒的定義為讓身心靈還原到最初的狀態。 A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and also a MD., who recondition body by acupuncture. We deserve a better way for healt
View all posts